Last Updated on 2023-03-06 by Annie K.
我不喜歡帶雨傘。
非常不喜歡。
在台灣,不帶雨傘除非遇到暴雨,否則還是可以行走於都市間。因為,台灣有騎樓。由於氣候的緣故,在東南亞一帶的建築物會有騎樓的設計。讓行人可以抵擋大太陽或者突然的大雨。而台灣,似乎是因為建築法規的關係,幾乎大馬路旁的建築物,都會有騎樓。
這裡沒有騎樓
到了上海,還是不習慣帶傘。除非出門時已經下雨了,不然總是沒帶傘。但如果下雨的話,就……完蛋了。
人們站在地鐵出口擠成一堆,大廈門口擠成一堆,寸步難行…..因為這兒沒有騎樓,無法讓人在雨中移動。
有次跟本地同事提到騎樓,她們完全無法想像是怎樣的建築。那時,我才感受到騎樓的用心與好處。有了陰涼的騎樓,在炎夏中外出的人不至於曬到中暑;而騎樓內的店家,則因為有個緩衝,不會被太陽直接照射,可以保護物品不被曬到,例如西點櫥窗直接曝曬在陽光下,通常我就不大會進去買。
而冷清的騎樓下,可以停放機車,我總是一台一台的用力移動,湊出一個位置塞入我的50cc小綿羊,這樣它就不用風吹雨淋。
夜晚的騎樓下,常常可以找到很多好吃的路邊攤,蔥油飄香的陽春麵、好吃的滷菜、香濃的米粉湯….都是騎樓下的回憶。
上海沒有騎樓,但是有法國梧桐樹。
法國梧桐冬天落葉,但在春夏間會很迅速長好又濃又密的葉子。有次朋友Y說,梧桐樹有調節的作用,我才注意起這些行道樹。
冬天,陽光弱、氣候寒冷,室內是需要更多的陽光的,此時,梧桐的葉子落光,剛好讓陽光可以灑入室內。
夏天,陽光太烈,濃密的綠葉可以擋住炎熱,讓室內保有陰涼。也讓走在樹下的人有綠色的遮蔽,清涼許多。
但,遮雨的效果,應該是比不上騎樓的。因此,在這時常有驟雨出現的季節裡,更加懷念台灣的騎樓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