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回憶] 年少時代的國文課
昨天寫了「耄耋」用貓蝶去記就容易多了,突然讓我想起小時候,上國文課的一些回憶,尤其是國中時期。
由於我是六月出生,在當屆中算是年齡比較小的,小學時還沒有什麼感覺,國中時就發現年齡與成熟度對於學習的重要性,有些事情國一就是想不通,但國二就明白了,但是班上有些同學就學得特別快,所以,我在國中只能算是中等成績學生,有些科目上也會還蠻沮喪的。
數學,就別說了,老師教的根本不是課本上那種簡單的東西,所以對我而言根本是「天文」;而英文,一開始遇到了怪老師,家裡也沒大人或兄姐可以教,也不知道什麼補習的,到了國二,教我音標的居然是我的國文老師,也是班上的導師,老師有很多背音標與生字的方法,每天利用午休時間,我就到老師的辦公室上課,讓我受益良多,雖然當時還是一知半解,不過後來,也不知道是為什麼,音標也在不知不覺間就會了。
年齡隨筆
年齡,對於女人而言是秘密,對於認識我的某些人而言,有時像是個假象。
因為,除了很熟悉我的人外,大概很少人知道我真正的年齡。尤其到上海後,當地的同事都覺得我年紀輕輕呢!
所以,當我說出年歲時,就會嚇到人了。
天藍藍,櫻花飄
怎能忘記琦君
如果說我的文筆還不錯,應該歸功於少年時代觀看的大量雜書。
而偏愛的散文寫作,啟蒙老師則是琦君那一本本的書了。
這得回溯到國中時代,當時只要國文考一百分,老師就會送我們一本爾雅、純文學或者九歌的書。我總是喜歡挑琦君的作品。畢竟林海音、張曉風讀起來,那時的我覺得有點吃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