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.12.12(四)天氣晴
![神戶牌樓近拍](http://farm6.staticflickr.com/5521/11907328454_459e6350d0_o.jpg)
2013年神戶光之祭期間是12.5到12.16,我這次前往關西是12.12-12.18,這段時間是可以將關西三個光祭都看到的日子。
會選12.12到日本,而且打定主意一下飛機到大阪旅館放行李後,就要直奔神戶,是因為之後的五、六、日三天想必人潮都會很多,趕緊在非假日去一趟,是比較妥當的規劃。
因為知道這天要去神戶,所以,我從機場開始就使用KTP(Kansai Thru Pass),南海電鐵之機場到天下茶屋、市地鐵再到北濱,後來從旅館搭地鐵到梅田,再搭阪神電車到神戶之來回,都用KTP之一日解決,這天用得很划算。
前往神戶
記得多年前我第一次隻身到大阪時,對於在梅田轉車有些恐懼,因為人多路雜,加上有JR、阪神、阪急和地鐵多種軌道交通的站,在此交錯,地下道裡如迷宮,但現在我已經可以很從容地在梅田一帶轉車,也能充分利住在大阪的優勢:以此為基地前往京神奈等地方。
阪神梅田站也是終端式的車站,列車駛進月台停駐後,會開一邊門先讓旅客下車,等清潔人員巡完後,會開另一邊讓旅客上車,阪急列車的梅田站也是如此。
趕上15:05的直通特急,33分鐘後就抵達元町。光祭之前,先打算去逛逛南京町和神戶港。
在商店街到南京町間的小巷中遇到一家賣玻璃棒玩偶的店,因為都做得迷你,令人愛不釋手,看到一些小豬造型,挑了一籃豬肉包,豚肉包應該是神戶特色吧!但心裡想著,怎麼會有人把豬放在蒸籠裡呢?
但等我走到南京町的街上時,恍然大悟,那蒸籠裡真的有豬….造型的包子。太「我見猶憐」了,為了拍一張豬包子,買了一個來吃,裡面是包蔥與豬肉,味道普普。但整條街都在賣,還有熊貓造型和割包等。街上就如同世界各地中華街一樣,這裡有北京菜、四川菜等等餐館,非常熱鬧,就差沒有舞龍舞獅了。
接著往神戶港走去,沿路冷冷清清,而隨著天色漸暗,空氣也越來越冷,海邊的風吹得我鼻水直流。由於港口只是順遊看看,不想耽誤太多時間,只走了一小段就結束。拍了兩張紀念照如下,心想天黑了可以往光之祭會場前進。
↓放在欄杆上用自拍器拍的夜景,沒想到金屬欄杆微微共振,後來又墊了圍巾才留下此景。
光之祭
看見網站上的示意圖,很難想像到底是如何封街舉辦活動,直到親身抵達。
往元町站方向走時,就看到拒馬已經擺好,基本上要看燈的人走拒馬圍出的中間馬路,其他行人仍能走人行道,非管制的路若與人龍有交叉,也可等待交通指揮,綠燈時通行。大家都很「認命」的從最遠端往沿著管制路線往會場端走,即使途中有可以插隊的空隙,也沒有人這樣做,不過沿路動用的管制人員真的非常多,秩序也很好。
![神戶_排隊封路](http://farm4.staticflickr.com/3673/11907159253_95504c0156_o.jpg)
![神戶_排隊1](http://farm3.staticflickr.com/2818/11907750996_09eaab15e5_o.jpg)
光之祭是紀念阪神‧淡路大地震的祈福活動,有些淡淡悲傷又迎向未來光明,主要的會場是以燈泡製成的一片片牌樓狀,然後連結成隧道,這段隧道要走上近半小時才能抵達。這段蜿蜒於建築物間的排隊方式,其實是為了消化擁擠人潮所設計,大家在街道中慢慢前行,不會一下子擠入會場,人越多,需要繞行的路會越長,簡言之就是將建築物當作排隊用的「紅龍」。
假日甚至從元町站前就開始管制,而路口的紅燈,也是暫停人潮前進的一個節點,將人潮分成一段一段。此外,我自己是感覺透過緩慢步行,沉澱了心緒,眼看到會場的燈光設計、耳聽到詩歌吟誦時,更有感覺。
終於抵達隧道。大概有兩的block的長度。慢慢地在隧道中前進,感覺被這些美麗的光線洗禮,周遭都是驚呼的聲音,大家紛紛拿起手機拍照。(沒錯,這裡大多人都是手機拍照。)
↓終點處,還有一些燈光作品,最大的是一座「城堡」,進去繞一圈,像是進入教堂瞻仰。
此時開始聞到香味,接著進入由主辦單位規畫好的小吃攤,很整齊、乾淨,並不會干擾主要活動,又讓看完活動想吃點東西的人可以點點肚子,商家也得到做生意與宣傳的效果。這樣的做法很不錯,至少不會整條隧道上都是垃圾….(你知道我在說什麼…)
![神戶_攤販](http://farm4.staticflickr.com/3782/11906888195_11b3a1b90a_o.jpg)
我也隨俗的買了一串神戶烤牛肉吃,滿足的走到三宮站,搭車回大阪梅田。
回到梅田,再轉一趟地鐵回到淀屋橋站,走出車站,我第一次與御堂筋的晚上相遇,街上的點點燈光,好迷幻,也讓我興起走一趟御堂筋的想法。(御堂筋的文在此)
![大阪御堂筋](http://farm6.staticflickr.com/5535/11907330234_61661a43eb_o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