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篇寫到逛完清水寺去覓食,接著我找到了湯豆腐的「奧丹」。來之前蒐集資料時,有看過書上介紹這家開業370多年的豆腐店,但書中介紹的是在南禪寺附近的本店。但我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情,碰到了就要先進去吃一頓,畢竟湯豆腐是京都的代表食物,而奧丹則是湯豆腐的代表店家。
而且我正好需要找一個可以坐下好好休息用餐的地方。(隔天中午我經過南禪寺本店,店外排長龍,真是慶幸自己已經吃過了。)
在熱鬧的商店街中,奧丹寬闊的大門蠻明顯的,牆上也掛著各種餐點的圖片,看來不會日文也可以順利點餐。
進了大門後,需要先脫鞋,把鞋子放在儲藏櫃中,在此等待服務生前來帶路,從小橋進入室內,當背包客的日子中,還真少有機會到這樣有意境的地方用餐。
吃的是意境
進入室內,景區的人潮與喧鬧都被隔離在外,穿梭廊間讓我有回到江南的錯覺,但又是不同的氛圍。
雖是餐廳,但卻讓人心情寧靜,落座後,往庭院看去,面對的是正紅的楓,但我想四季應該都可以欣賞到不同的風景。
裡面是非常傳統的榻榻米,看來很難好好「坐」著吃一頓,於是我又跪、又斜坐、又腳伸直,沒有一個定性的用完整套餐。我到的時間已經三點多,這間房中客人只有兩桌,而且已經用完餐了,我等其他客人都離開後,拍了一張裡面的全景。
豐富的豆腐套餐
來仔細說一下吃的料理部分,當服務的歐巴桑送來英文的菜單,我挑了3150日圓的套餐,簡單不用動腦的選擇。
▲先送上的是冷菜,胡麻豆腐(後)、山藥泥。
滑溜的山藥泥用筷子很難入口,我就留著後來拌白飯吃。胡麻豆腐像果凍,冰涼冰涼,至於滋味現在已經沒甚麼印象了。
▲烤木芽甜味噌豆腐。
還是熱的好吃,這豆腐很結實,猜想跟湯豆腐中的豆腐不同,甜味噌(英文是寫甜味噌,日文是木の芽田楽)味道蠻濃,搭配厚厚的豆腐剛好。
接著歐巴桑端上一個沙鍋,裡面就是主角,鍋底有一片昆布,上面是豆腐,清水、昆布、豆腐的組合,讓人期待平淡中想要呈現的風味。
端上來後,熱心的歐巴桑開始示範吃法給我看,她舀出一塊豆腐,放上些蔥花,然後灑上山椒粉,然後把醬油瓶從鍋裡拿出來,淋在上面。剎時間,這熱熱的豆腐將醬油與山椒、蔥花的香氣引發了出來,是素雅而耐吃的香味。(我一吃完立刻奔去七味家買山椒粉。)
▲歐巴桑走後,我試著還原現場,剛端上來時是這樣的。
▲另一個配菜,蔬菜天婦羅。
還有一碗白飯與紫蘇醃的醬菜。這樣一套餐吃完真是滿足呀!
邊吃邊翻著菜單,如果預算有限,或者已經吃飽的人,這裡也有類似豆花的甜品,幾百元日幣也可以享受到傳統的滋味。
吃飽後,繼續在二年坂、三年坂逛著。有許多賣以京都無菁製作千枚漬的店家,試吃後真的很想買回去跟家人分享,但是這些醬菜真的太重了,想想行李的限重,只好放棄,最後買了一小包山椒粉和柚子粉。還買了準備回旅館當點心吃的阿闇梨餅和一小塊京納言(羊羹)。
才接近五點,天就暗了,廟宇裡的燈已經打亮了楓樹,回程的路經過高台寺,進去瞄了一下,但此時對排隊進去夜參拜沒什麼興趣,決定繼續下行。
走到八坂神社天就幾乎都黑了,此時才五點半而已,燈籠很搶眼,說實話這裡也剩下燈籠可以拍的起來,燈籠上的字應該是奉獻的人或公司名。隨興逛一下,接著沿著熱鬧的四條通往京阪鐵路的車站走去,準備搭車回大阪。
這天的京都行在此畫下句點。
奧丹好貴
我們選擇音羽之泉旁的;瀧之湯
前兩次去清水寺,都曾在音羽之泉旁吃過豆腐。這次則想到傳統的店中坐坐,情調是不同的。(其實是自己一個人,趕緊把握機會吃自己想吃的,呵呵~~)
那天有人問我豆腐好吃嗎?我回來想想,我覺得旅行時吃當地的食物,不是為了好吃,而是為了知道原來豆腐可以這樣吃,體會各地對食材的處理方式,更是我的收穫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