鏞記好像是去香港必吃,尤其帶長輩去,吃這家比較安全,可以不會有太多意外的舒服吃一餐,但兩人行也真是難點菜。
「如果人多要排隊的話,我們就買外賣的燒鵝加個飯盒找個地方吃吧!」原本我是這樣打算的,但一早在皇后大道上竟然連走路都擠,沒有小公園、沒有行人椅……我想是找不到地方可以吃飯盒的吧!
所幸,H&M這家必買店,並沒有想像中好逛,甚至還出現許多夏天去瑞士看見的款式,於是在鏞記開門不久,客人還不多時,我們就落坐點菜了。
鏞記好吃,是自然的,在期望值提升時,很難有驚喜。因此,本來考慮要不要寫這篇,畢竟介紹這家店的人太多了,篇篇豐富精彩。而我們只點了三個菜一個湯。
但從紀錄的角度而言,我還是決定寫下當天的印象。因為,每當翻閱之前旅行寫的流水帳,雖只是平鋪紀錄,但卻勾起我本已遺忘的片段,所以……
金牌燒鵝是一定得點的,我們都喜歡啃貼著骨的肉,當然皮也是不能放過的重點,香港的燒鵝的確滑嫩,記得多年前第一次吃時,曾懷疑過這真的是鵝肉嗎?點了最小的單位四分之一隻,鵝肉底下墊著滷水花生米,雖然也可以點上半隻,但又覺得淺嚐即可,不想壞了胃口。
接著點甚麼菜呢?打開菜單琳瑯滿目,選這道菜的過程真是曲折,因為,我們應該只會點這道菜加上一盤青菜類的,再多也吃不完。有鵝,家禽類就不用點了。牛肉敬謝,外面的豬肉媽媽也不會捧場;眼看就只有海鮮了。決定來個蝦仁。
在家裡常常吃蝦,吃到已經沒有創意了。想藉這次上粵菜館偷學一下口味,我們決定點核桃蝦仁。因為家裡正好有核桃,冰庫裡有大蝦,回去也許能如法炮製,沒想到服務生說現在沒有核桃,如果要吃果仁類的,倒是有松子蝦仁。當然沒問題,因為家裡也有松子。
青菜則挑了炒苦(涼)瓜。湯的部分幾乎是熱量高的勾芡羹,於是點了清燉香菇湯。
松子蝦仁真是好吃順口,一湯匙舀起蝦仁與配料,層次豐富。蝦仁新鮮,是自然的甜韌,不是泡藥水的那種脆,吃起來有淡淡的鹽味與酒香,嫩度剛好,應該是有用薄薄的粉裹著,以過油的方式處理,才會這樣好吃吧。搭配的松子則味道與口感都不錯,胡蘿蔔的色彩用以點綴;少許的西洋芹香味有點睛之效,簡單大方又精緻,家中如要宴客,這樣的搭配可以學習。
炒苦瓜這味算意外發現,所用的苦瓜與我們在台灣吃的傳統苦瓜或山苦瓜都不同,肉質較厚,但風味類似,用豆豉與蒜末去炒,好吃,誰叫我愛吃苦瓜呢!內地有的地方稱苦瓜為涼瓜,曾在上海吃過豆豉鯪魚炒涼瓜,也是難忘滋味。
走出鏞記後,我們看見市場就去逛,果然給我們看見長得不一樣的苦瓜。
剩下那道湯!就….我應該點菜時多問問的,本以為清燉也是用高湯,但一喝之下卻感覺是素食,香菇使用的是花菇,喝起來清爽像茶,非常不滿足。應該是味覺被台灣高山香菇給養壞了。
值得一提的是小菜中的皮蛋酸薑,酸薑酸到心裡但卻不衝鼻,吃鵝吃肉膩時,嚐一塊就解。真不錯。
對了,點菜時服務生會問需要茶嗎?小菜也會端上詢問需要嗎?都是要付費的喔!
吃完後走到門外,看著掛在櫥窗裡的燒臘,很有包一隻走的衝動,但是此行還有其他東西要吃呢!只好說「再會吧!下次有機會再來多吃點。」
這爪子更讚吧!
學長對香港沒什麼興趣,
不過我決定給他看這篇,鏞記的燒鵝,他老人家肯定有興趣..
哈,看阿妮拍的照片,啊,我現在好想吃燒臘啊…
>>阿妮回:要不是胃口太小,是很想點個燒臘拼盤來吃的。那燒鵝真的讚喔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