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阿妮在家] 整理書籍的發現 (有影片)

是因為朋友們問:「阿妮,妳沒上班在家做什麼?」於是我想那就開始記錄著【阿妮在家】吧!

從小一個人待在家中,無聊時書是最好的朋友,從中獲知各種經歷與知識,讓我度過一個充實而不寂寞的童年;長大後因為工作的關係,書,除了喜愛外,更是需求,加上我的興趣廣泛,家中充滿各類型書籍,也就不足為奇了。

連續工作的這幾年,雖然常常想「動手」,但卻一直沒有很充足的時間讓我「敢」整理這些書,畢竟這是「牽一髮動全身」的整理,要把架上的書翻出來,清潔整理分類,可能還要大挪移,若無法一口氣做完,就可能到處都放著整理一半的書。這次一開始休息,我就立下志願要先把書整理好,然後才能進一步整理其他的空間,因此,一點都不擔心沒有事情做。

整理書的過程中,剛開始遇到的問題比較多,不買書架的前提下要如何整理?要怎樣確認一本書要被「逐出家門」,還有要怎樣清潔與避免灰塵。

▲整理書籍的過程就不長篇大論了,用影片看比較清楚。

灰塵的解決之道是濕巾

灰塵真的是難以避免,因此,在我家客廳中的書櫃,特別作了門。但我大部分的書都放在開放的書櫃,甚至堆在地上,因此沉積的灰塵是整理書籍首先要面對的問題。若用雞毛撢子撢,立刻灰飛如煙,不是好方法。本想用濕抹布擦,但擦過幾次就必須重新洗,要洗得很乾淨,還必須擰得非常乾,否則再擦會擦出「大花臉」。

因此,我就嘗試清潔用的濕巾,一面擦完,換一面,髒了就丟掉。清潔濕巾的好處是濕度穩定,質地也細緻,裡面有一些介面活性劑,清潔效果好,但又不會傷到書籍。在我去找這類商品時,發現有廚房濕巾與擦地用的兩類,於是我兩種都買來用看看,也買了不同品牌的產品。廚房用的比較小張且薄,擦地的自然是比較厚與大張,可以依照髒污的程度來穿插使用,我唯一比較介意的是味道,有的擦地用的濕巾香味真的太濃,就只好拿去專用於擦地。

[小插曲] 指紋竟無法識別 !
第一天結束時,我的手就因為搬書擦書而變得很粗,本來不以為意,想說冬天嘛,過陣子就好了。結果去買東西時才發現問題大了,因為手機付費時,指紋無法被識別…..於是,之後我不但勤擦護手霜,做事時都戴上塑膠手套。我這輩子從來沒有這麼在乎過我的手,更沒想到是因為要使用指紋解鎖。

避免塵埃的方式,既然無法「無一物」,就只能「勤拂拭」,此外,就是用物件遮蓋,剛好我有一些從日本買回來的小花布,放在書上剛好可以遮蓋,讓書不至於直接暴露,那要如何壓著固定呢?想到自己有一些打包裝起的布偶,還有繪製的石頭,就都找出來作擺設兼壓石。

利用玩偶與石頭來固定布料

從舊書進不了二手店,想到……

將書籍從書櫃上搬下時,同時間也在看那些書是可以淘汰的,其中最明顯的是IT或者趨勢的書籍,很多十多年前電商、無線剛興起時的趨勢與探討類,還有程式語言、技術等書籍,幾乎都過期,只能當廢紙賣掉,有些自己感覺仍有用的硬書,二手店也拒收,可能整個類別都被封鎖。

找出一些書籍想要賣掉,試試網路上的二手店系統,發現有兩種狀況會被拒,一是太多人賣了,另一就是屬於資訊類型的書籍,幾乎都被拒,畢竟資訊科技一日千里,這個領域能雋永的知識不多,讓我想到一個工程師朋友跟我說,「別看工程師很好找工作,我們只要不進步,就很快會被淘汰。」看他不斷絕習新技術,接觸不同的案件,以求保持在浪尖,維持著競爭力。當時想著其實各行各業都是不進則退,但經歷過這次的賣舊書經驗,讓我覺得 IT 產業果然更嚴峻。近年來這類書籍,有電子書我就買電子書了。

此外,有些談社會趨勢的書,簡單瞄一下(只能瞄一下),發現滿多都已經實現了,像是黃明堅的《新遊牧族》,1989年出版,當時的我看時懵懵懂懂,只覺得是個美好的境界,而且早就忘記書的內容,但這次翻閱,發現自己無意中竟然就成為了書中所述的模樣,例如「一定要上班?」「你想作多職人嗎?」。而其中很多觀念,更是可以經過時代考驗,回顧以往的生命歷程,也可以說是特質與觀念讓我們成為遊牧族,而不是我們先選擇了成為遊牧族。

不知是否我太善感,收個書也能想這麼多。

強迫自己不能翻來看
有時整理房間會很難收尾,就是因為把玩東西,而整理書時最怕翻書看,一看之下,時間會很快過去,因此,我跟自己說,先整理好,之後再慢慢看,整個過程中即使看到很想翻閱一下的書,都只能忍著,於是,「整理好後,就要拿來看的書」越來越多,本來都記在腦海裡,現在一本都記不得了。

向王教授致敬

河圖洛書新解

影片中,有一本書出現的時間很長,這是唯一的刻意選擇:《河圖洛書新解》,是我協力編輯王唯工教授的第二本書,是教授為了自己七十歲交出的成績單,他是位我非常懷念的長者,雖然每次看到他手寫的稿子,都很頭大,但他文中迸出的想法,卻令人不禁跟之起舞,只想協助把他的想法更完成呈現,於是,我會提出很多問題。但卻沒想到這位國際知名的學者,一點都不以為忤,反而很樂意修改或解釋,記得他說,他們的學術論文也是會被編輯找出問題,而且,我們看不懂的話,讀者應該也看不懂。

兩次見到他,都讓我有如沐春風的感覺,如老頑童般有著天馬行空的想像力,但又用科學的方法,去證實那些想像,讓身為晚輩的我們,親自體驗到屬於科學家的思維與格局。

拜託編輯們請出正常開本的書

整理書時,最討厭的是遇到不正常的開本,像是方的書,或者就是愛多裁掉一兩公分,但這樣就讓我很難「融入」那整齊的一排,整齊的一排有多重要呢?上方整齊,若有空間可以再塞個幾本書,寬度整齊時,可以順利排放兩排,節省空間。所以我以後要是有機會可以決定書的開本,我一定不會用特殊尺寸。

還有書籍上光真的很重要,雖然從在書店上架就發揮著保護書籍的責任,但擦書時也發現還是亮面比較好清潔,因此,上光絕對不僅是好看而已,也是對書籍的保護,值得設計者從使用性去思考。

竟然發現有買重複的書

整理著書時,突然感覺某本很面熟,昨天是不是在樓下看過,說時遲那時快,立刻下去找,果然,是一樣的。開始大罵自己怎會買重複,有的網路書店會提醒買過,但有時在不同家買,就沒有辦法被提醒了。難道我要做個檢索目錄嗎?算了,多買的就送朋友吧。

其實幾乎每一本書我都可以回想到當初為何要買,有的是純粹看,有的是工具書,有的是當時需要這類的書籍參考,有的是覺得未來有需要研究用……於是,從料理到中醫藥、從園藝到資訊科學、從家事到人物傳記就一本本來到了我家,我得繼續去好好招呼他們了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