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信電訊的i-mode似乎是千呼萬喚間現身,並以八十多家內容提供商標榜開設之初內容合作者數量為世界第一,未來3G時代也將重點放在行動內容之經營,但看到這兩天的電視廣告後,我真想為i-mode叫屈,因為看完廣告後,一般人還是不知道i-mode是什麼?自己需要這樣的服務嗎?訴求不清不楚的廣告就這樣在眼前閃過幾次,這狀況真是令人擔憂呀!
【未來行動通訊的入門階】
我擔憂地可不是和信這波i-mode賺不賺得到錢,而是i-mode如果可以成功讓台灣民眾接受,或者因此了解行動通訊的未來,則將會為無線通訊與行動內容產業奠下良好基礎,並成為將手機從「聽、講」功能,轉變成「看、用」習慣的契機。如果i-mode接受度不高的話,未來進入3G(第三代行動通訊)時代的進展順利程度也將被影響;而圍繞在行動通訊週遭的產業,也或多或少會受波及,這是大家所不願樂見的結局。
手機使用人口,比使用電腦上網的人多太多了,而且手機通常是個人的物品,不像電腦常常有共用的情況發生,非常適合提供許多個人化的服務。這也是行動通訊未來發展的極大優勢,但要如何吸引這些人來使用所謂的加值服務?首先得讓廣大而背景複雜的手機用戶了解行動通訊的優點。否則,原本門號與手機用得好 好的,大多人還在合約期限內,又為何要花錢換系統與手機呢?轉換成本與「愛 上i-mode」,就好像麵包與愛情,消費者會怎樣選擇呢?而且i-mode屬於GSM 系統,不若當初大眾推行PHS低功率電話時,由於低價又免月租費,不少人將 其視為第二隻手機而購用。和信面對手機普及率達96.6%,高居世界第二的地 區,在人人有手機的狀況下,要如何讓使用者放棄本來的手機而轉投i-mode的 懷抱,看來不是件簡單的事情,而如果使用人數不夠多,在未來發展與手機製造 上,也都會發生問題。
【為何要上i-mode】
i-mode模式在日本的成功,除了新穎的創意、講究服務外,以電車為主的交通環 境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,等電車、坐電車的時間內,帶著輕薄的手機,就可 以上網瀏覽、收發電子郵件……,可以充分利用時間,如果是開車或騎機車的人, 用i-mode,就少了這個優點。此環境因素是i-mode歐洲推廣不如預期的原因之 一,這回複製到台灣,如果能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,充分利用在地優勢,提供有 創意的服務,或許可以吸引更多人使用。
「想上i-mode嗎?那就得用i-mode系統與手機。」「那為何要用i-mode呢?」 豐富的內容?以資料量來計費?上網比以往WAP時代更方便?可以防無聊?隨 時可以進行行動商務?
這個答案,留給業者解答,希望出現比用手機寄Email求婚更好的答案。
我也是個i-mode的愛用者
在日本,我的家人用 docomo的i-mode
享受手機上網、email收發、等樂趣
在台灣,我用遠傳i-mode,享受email收發的便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