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對於日本歷史人物的印象,多半來自跟著我媽看大河劇,所以並不是很深入的理解與認識,但因為很多劇都會演到豐臣秀吉這個人,加上《豐臣公主》這本書,讓我對豐臣相關的事物都更有興趣。由於豐臣秀吉曾抱病在醍醐寺舉辦賞花大會,也就是著名的「醍醐花見」,當時栽植的各種櫻花,歷經四百年前的至今依然開放,既然來到京都賞櫻,當然一定要來此朝聖。
交通過程
由於醍醐寺需要到京都後轉乘「地下鐵東西線」,看看交通圖,最單純的方法是搭「京阪本線」到三条,直接就可以轉「地下鐵東西線」。所以,就選擇搭地鐵「御堂筋線」到淀屋橋站下,下車後就可以看見月台牆壁上會寫著京阪本線的指標,跟著指標至出口,然後進入京阪本線的票口,很像台北車站與高鐵接駁處的那種感覺。很方便,絕對比到梅田跟上班族在通道裡擠來擠去,從容多了。
從大阪到京都,可到「阪急梅田站」,再搭阪急京都線,或者搭地鐵到「淀屋橋站」,轉京阪本線到京都,這兩種都可以使用關西thru pass。至於要搭哪一種,則要看到京都的何處。使用關西thru pass搭乘這些私鐵,也許不是最便宜最快的,但卻是我比較習慣的方式,甚至,為了可以保證有座位,無論來回,我都會盡量到起始站搭車,這樣可以休息又可以補眠。
到月台時,看見電子看板上寫著五分鐘後有一班特急至出町柳(京都的最後一站),趕得早不如趕得巧,幸運的能遇上快車;且也有位置坐。五十多鐘就到了京都三条,然後轉了地鐵,跟著一群賞花遊客抵達醍醐站。
出站後,有接駁車,看那小小一台車,隊伍排得好長,不知等到何年何月!於是不想浪費時間,就跟著人潮走過去,一路有點上坡,走了十分鐘左右就抵達,似乎比搭接駁車快。
▲到醍醐寺的路上,似乎穿越了一個社區,這行人道蠻特別的,兩旁人家院子也十分精緻。
進入醍醐寺
到了入口,可以感受到這裡被稱作「賞花名所」的名不虛傳呀!人真的好多。走到「櫻花隧道」時,人潮更多。
我本來還以為醍醐寺比較遠,應該遊客會少些,而且有資料說旅行團比較少來醍醐寺,但事與願違,此時,可「耳朵聽到」好多大陸團遊客在周遭。
到醍醐寺看見櫻花的感覺是:天呀!入目皆櫻花,簡直快被花海給淹沒,此外還有四處可見的人海。醍醐寺的櫻花歷史達四百年,園內有七百多棵櫻花。
▲ 兩旁櫻花盛開,形成了一條隧道。
進入院 (有三寶院、靈寶館、伽藍) 中參觀是要另外購票,但有名的垂枝櫻都在院中,買了三院合一的特惠票,就進入一個個院子中走馬看花了。這裡的垂枝櫻很多,樹高枝垂而搖曳,有不同的美感。許多樹光看樹幹,有張牙舞爪的恣意,還好搖曳的櫻花枝條讓整體的感覺柔軟許多 。
▲靈寶館中的櫻花不但年歲長久,身形也巨大,彷彿再多修練幾年,就能成妖變仙般,令人震懾。
醍醐寺的腹地廣闊,一個院接一個園的,人慢慢地走,時間卻過得很快。櫻真的開得很好,感覺是以多取勝,還有一些重瓣的品種,仍含苞待放,看來晚來的人,還有花可賞。
醍醐寺中也有不少的吉野櫻。賞櫻兩天,發現四處都能看到這種開得極好的櫻花──一團一團的染井吉野櫻。初開時,粉紅柔嫩,滿開後幾乎呈現的是白色,淡淡的紅唯有近看才能發現,而看多了,居然會膩呢!然後會想看各種不同的櫻花,但有的都還沒開。
而紅色的垂枝櫻色彩較濃郁,仔細觀察,可以發現有清雅的五瓣,和豐富的重瓣等分別。
五重塔,是京都最古老的木造結構建築,保存至今實不容易,其實整個區域的氛圍都仍然很素雅,沒有過於觀光的畫蛇添足。
在醍醐寺的一角,也找到這樣滿有現代感的背景,兩種櫻花似乎在跳舞。
這次,很少遇見藍天,只好讓櫻花搭著紅色的布巾,應該也很鮮豔合拍。
逛完醍醐寺這片花海,走回車站時,開始擔心接下來會曾經滄海難為水。不過,它讓我領略了數大的美,也似乎提醒我,接下來,該去找尋不同的況味。
相關閱讀
◆ 蹴上鐵道
◆ 木屋町通上的「小路櫻」風景
◆ 哲學之道:一種融入生活的愜意。
(2012年京阪賞櫻遊記)
p.s.
說到醍醐,因為廣告的關係,一定有人覺得是好滋味,不太X又不太X,可是,醍醐指的是一種精煉出來的精華,那個精華的本尊是由提煉出來的酥油,就是那藏區喝的酥油茶的酥油。醍醐灌頂,當然就是用酥油從頭上倒下來,引申為輸入智慧而了悟之類的。
京都的醍醐寺,建於西元873年,為世界遺產,內部的五重塔、三寶院等古蹟,即使不是櫻花季節也值得一遊。
醍醐寺有簡體中文網站 http://www.daigoji.or.jp/index_c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