騎單車是很耗費體能的運動,要隨時補充水分和能量,因為有了渴了或餓了的感覺才補充,往往身體內的補給已經不繼了,看著遠方路遙遙,我們只好小心補給,阿寶妹說,這種騎法,至少半個小時要停下來補充熱量。(哇!真是絲毫不用找藉口就可以吃吃喝喝。)
北宜到坪林之前,在47-1鄉道口,有家露天的海倫咖啡,常常看車友的網誌中有提到,但這次沒有機會喝到,因為據說十一點才會開,但我們還是在此稍作停留,阿寶妹說隔壁的茶凍才是好料,於是我們打包了四個茶凍準備到坪林去吃。

到坪林後直奔7-11的我們,買了飲料、麵包、糖果,就在外面坐著休息,說真的7-11真是騎車人的好朋友,冬天有熱食、夏天有冷飲,郊區大多地方大,窗邊還有餐檯可以坐,順便可以看顧著外面的車子。

▲我們還買了一袋冰塊,阿寶妹把冰塊都到進水袋中,然後把沒喝完的汽水與剩下的茶凍放在同一層,準備等等在半路上也有冰的東西可以吃。阿寶妹則沿路都有冰水可以喝,這冰水袋到台北後還是冰的喔!
坪林到頭城交界的半路上,我們停下來吃完了身上攜帶的了麵包、茶凍,還有冰冰~~的汽水。
騎出北宜,已經過十二點,我們先北走到頭城。(看翻山越嶺到宜蘭的路線篇)
雖然已經肚子有點餓了,但是很想先吃冰,騎到頭城市區,找到「小涼園」挫冰。這家店是宜蘭人報來的夢幻冰店,冰細緻爽口,我吃烏梅冰,阿寶妹當然是吃八寶冰,無論是冰品與店內的擺設,都是不刻意的古早味,很像就這樣歷經了歲月,一直到今天。店內一角有疑似製冰機的機器,我猜應該是。騎了一上午的車,可以坐在店裡好好吃盤冰,非常的幸福。


▲小涼園的綠色窗戶特別清涼,內部古老的設備也令人印象深刻,坐下吃一盤冰,暑意全消。
之後就去吃網友寫過的麻醬麵和蛤蜊湯當作中餐;吃完熱的,又繼續前往很多人都知道的阿宗芋冰城,這家店賣的是傳統「把噗」,三粒一份料實在且份量好大,中餐到此要告一段落了,芋頭、大紅豆與鳳梨是招牌口味,都能吃到料。


吃飽喝足,往礁溪去,育才路與礁溪路口的礁溪蔥油餅是我下一個目標,中華電信旁的蔥油餅餐車在大熱天裡也生意很好,終於碰上白天開的攤子。一邊排隊等著,一邊看著這獨特的蔥油餅作法,蔥油餅攤由三個人在顧,一個人用玻璃瓶桿著麵糰,麵糰不是油酥麵,只是麵糰,桿成圓形後放入油鍋由另外一位負責炸,當兩面都金黃時,桿麵的人就會舀一勺蔥花,這蔥花是用蛋汁調過稠稠可凝結成一團,將蔥花倒入油鍋中,然後才將炸好的餅蓋上去,等蛋汁凝固與餅皮結合時,就取出放到一個網架盆中,此時,顧客就自己在餅上塗喜歡的醬料,塗完後,會有另一位把餅折半放入紙袋中。如果是要加蛋的,就在油鍋中先打一顆荷包蛋,再放蔥、放餅。

吃起來是什麼味道?雖然是用炸熟的,但是並不會油膩,可能油溫一直是高溫,加上麵本身不是酥油皮,吃起來比較像是營養三明治那種炸麵包皮的味道,只是蔥油餅不是發麵,中間那圈蔥花,吃起來又像是蔥花麵包的口感,加上塗的醬料很香,算是很特別又好吃的蔥油餅。可惜天氣真的太熱,拿著剛炸出爐的餅,真想衝去中華電信或對面郵局裡一邊吹冷氣,一邊吃,不過帶著這種香氣走進去吃,可能會被打出來吧!

吃到礁溪蔥油餅後,真是大滿足,現在只要到宜蘭市買兩包正老元香的牛舌餅,就可以打包車子回台北了。
支撐肉腳妮,騎完全程的功臣如下,要不是小吃的誘惑,哪會一站趕一站呢!
小涼圓:宜蘭縣頭城鎮開蘭路88號
阿宗芋冰城:宜蘭縣頭城鎮青雲路三段267號
礁溪蔥油餅:礁溪路四段和育才路口,營業時間上午八點半到下午六點
正老元香牛舌餅:宜蘭市和睦路77號。
感觉上就是一直在吃吃吃,好幸福,夏天到了,我都没有胃口的说。
真糟
以上店家的地圖我都畫過
卻沒去吃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