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邊旅行一邊看房子系列--南方庭園與北方大院

從前在上海工作時,每當有朋友來玩,我都會帶他們前往豫園。雖然上海開發得非常快速與商業化,但豫園的保存修繕卻仍舊維持其原味,算是非常難得。

而如果遊過豫園,應該就會對江南庭園建築有一定的認識。除了建築外,庭園中的假山奇石、花木造景,則是庭園的靈魂。還有展現四季的植物,如春夏之間綠嫩的垂柳,秋冬之際金黃的銀杏。

豫園

▲豫園位於交通方便的上海市區

如果去過蘇州或者水鄉,則會對江南民居建築有更廣泛的概念;而如果喜歡南方庭園,那揚州「个園」也是不可錯過的地點。

◎揚州个園

曾經繁華的揚州城,除了達官貴人、豪門巨賈外,更出入著風流名士,也因此人文豐富。在舊時巷弄間就有許多宅院可尋訪,而揚州菜更是中國菜的代表之一,獅子頭、揚州炒飯、文思豆腐、茶點包子……。雖然揚州在現今的知名度比不上蘇杭,但卻一直是我很想造訪的城市,終於有機會得償宿願。

个園

到揚州除了品嘗美食外,參觀个園也是目的之一。這個以竹著名的庭園,據說取自清代詩人袁枚詩中「月映竹成千个字」,而取名為个園,這是因為「个」在形象上很像竹葉的緣故。

★非此「个」不可
有人問「个」是「個」的簡體字,是否要改成繁體字較恰當呢?
這個个不是簡體,清朝時就是這樣寫,我查字典:個與个、箇同,所以還是用个比較好,否則就沒有了竹葉的意象。

个園裡面分為竹林、住宅與庭園三個部分,進了大門後,從清幽的竹徑中步入主人住宅,這是我第一次真實的看見三進三路這種工整規格的建築。

當時的律法中規定,不同身分的人家各有不同家宅的設計規格。即使家財萬貫,也不能踰矩蓋起豪宅。譬如一進中只能有三間房,就只能蓋一個廳兩間房。但這些有錢人則山不轉路轉,設計了明三暗五格局,表面上為一廳兩房,但兩房中各有套房。此外,男女尊卑等禮節都出現在房屋設計中。為了搞清楚這種三進三路的設計,我在裡面來來回回走了不少趟。

★三進三路
三個縱路的建築,以兩道防火牆隔開,而每一路房子中,各有三進,形成一個九宮格的布局。

看完住宅後,則進入庭院的部分,个園被譽為四大名園之一,相信其中必有許多設計與巧思。庭院中以春夏秋冬為主題,各自設計了不同的樓閣與造景,以不同的石頭堆疊來表現,像是黃紅色的岩石搭成小山,即成為秋天的紅色主題,山上還有亭閣,可以讀書可以休息。

个園四季
  • 高聳的竹構成春山的景致,豎立其中的石筍表示雨後春筍,點出春的主題。
  • 夏山則是典型江南庭園代表,太湖石的樣子模擬著夏天的雲層,下雨時,雨水會透過石頭孔洞流出,更添情趣。
  • 秋山的黃石堆砌成一個世外桃源,裡頭有如迷宮,在自家庭園中可以享受攀爬岩石的樂趣。
  • 以宣石堆起獅子的型態,模擬群獅戲雪,後面牆上特地鑽出的風洞,還會吹入北風呼呼,這樣的設計,怎不讓人驚喜。

而水池、戲台、太湖石等,似乎是當時庭園的必備元素,一個角落就是一個景,非常緊湊及精緻。滿羨慕在此生活的少爺、小姐、老爺、夫人們,日常中如此富有情趣。

◎王家大院

王家大院模型

江南的建築,是秀氣而精緻的,看過這些庭園後,不禁心生到北方看大院的想法。有朋友認為我會選擇去山西看大院,是因為電視劇「喬家大院」的關係,但其實「喬家大院」我也只陸陸續續看過幾集。真正想去的原因是,已經看多了江南的建築,想去瞧瞧北方大院的氣派,在找資料的過程中,看見「王家歸來不看院」的說法,於是我規劃了山西的行程,而其中的重點就是王家大院。

位於靈石縣的王家大院是晉商大院代表,說是個大院,倒不如說是個聚落。當我從平遙搭火車又轉搭小巴士到此時,聯想起武俠小說中騎馬趕路到王家堡的劇情,因為王家就像是一座大城堡,有五十四個院落、一千多間房間,由三個城堡串連起來,據說是大家所熟悉的喬家大院的四倍,而在我看到王家大院的模型時,就知道一天的時間也只能走馬看花了。

王家4

▲綿延相連的院落,虛實交錯或串連,不禁讓人想見當時有人居住時的情景。

走在王家大院,有點像是走迷宮的感覺,看來是有規則的建築,但一繞過去又別有天地,應該是依山而建所以有不同的錯落感覺,其特色還包括屋子的一樓多是窯洞式建築。

王家大院2

▲一樓窯洞式建築裡,睡在炕上,冬暖夏涼。

裡頭有主人的院落、僕人的院落,在階級上有非常明顯的區別;走到高處還發現護院保鑣住的院子,且位於大院制高點,以方便隨時觀察是否有壞人入侵。

王家3

▲房屋的細部都以雕塑表現,均有寓意。

雖然格局大氣,但內部設計並不粗獷,尤其在石雕與木雕上卻非常細緻,不輸南方建築,連樓梯柱上都以石頭雕出的各種祥獸,可見當時晉商對於住宅之講究。很難想像在看似荒蕪貧苦的山西,竟隱藏著最富裕的生活。

◎常家莊園

除了王家大院外,我還去了另一個以莊園為特色的民居——榆次的常家莊園,一進莊園會看見一條街,街上有許多大海報介紹哪些戲劇與電影是在此拍攝,沒想到連電視劇「喬家大院」都在此取景。

兩百年來,常家在此建了兩條街,房屋有四千多間,非常壯觀,走西口做貿易挣來的財富,都回歸祖籍,才有這樣的大院讓遊客來參觀。

常家1

▲大門有如城堡,進入後,櫛比鱗次的北街就在眼前。房舍的棟距寬廣,走起來也不輕鬆。

進入每個院落中,都可以看見精緻的三雕,也就是石雕、木雕與磚雕,尤其是逃過文化大革命的精美磚雕、石雕,精采絕倫。

常家3

▲左邊磚雕文化大革命時被人以泥土塗上,寫了毛語錄,才逃過一劫。右上為影壁,是民間最大的磚雕作品,上面的篆雕為家訓,右下為古人書法墨寶刻於書院壁上,顯示以儒學作為從商的基礎,奠定了兩百年興盛的儒商風範。

(關於上面磚雕的故事請看 [旅遊雜文] 用諧音圖騰討吉祥)

百獅園裡,獅子已經所剩不多,但從全國各地蒐集而來的各式各樣石獅子,都集中在這個園子中,頗具興味。

常家2

常家莊園如其名的座落在一片農園上,主人可以非常愜意的耕讀其中,而後院則像個大公園,什麼都比江南的庭園放大幾倍,走起來非常費力,很難想像這裡的園丁僕役要如何維持如此大片的庭院。

常家4

▲登上後園裡的觀稼樓,內可俯瞰庭園,外可觀察四方土地上的收成。

庭園中放置了孔子杏壇講學的雕像,院中還有各朝墨寶雕刻在牆上,可隨時拓印,在在都彰顯常家儒商的身分。家教、家訓也都隱含在庭園之間,像是「知者不言,言者不知」的銘言,提醒世代子孫的處世做人,即使生意做再大,對於教育絲毫不放鬆,從這裡也能感受到晉商之所以可以成功的背後原因。

「橘逾淮為枳」這是句說明南北風土不同的成語,從小到大也聽得很熟悉。但當我從小橋流水走到高牆大院時,才認真的看待著這番差距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