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採訪」這件事的魅力所在

之前為了「鼓勵」編輯們,我常對他們說,「能把雜誌編輯做好的人,應該沒有什麼工作可以難倒你了。」

從選題看,算一個產品開發的過程;從歷程看,每個專題都可以說是一個繁複的專案;從時效看,跟著出刊週期要隨時調整,若涉及新聞,更是截稿前都要時時調整,與合作夥伴溝通更是重要,隨時得掌控,否則就是開天窗的命運。

似乎在科技資訊業推出那些熱門的管理方式前,期刊媒體便早已實際運用了,因此,也可以證明我所說的,「能把雜誌編輯做好的人,應該沒有什麼工作可以難倒你了。」這個概念並不是為了誘拐人才。

而雜誌編輯通常也會身兼採訪,或者本是採訪記者要身兼編輯,編輯有採訪經驗最好,在前製企劃、看稿編修後製工作都會有助益,也可以說才能理解採訪時的情境,不會有太離譜的行為,也更能與採訪者溝通,共同製作出更優秀的作品。

事實上,採訪能力不只是媒體工作者需要,也不是只能用於媒體。說「採訪」或許真的很媒體,但若換個說法,說「訪談」呢?甚至擴大範圍說透過訪談「取材」甚或「田野調查」呢?我想運用的地方真的很廣,現今社會每個人的工作範圍從分工到多工,若沒有一些訪談取材能力,又如何能有新意。

講一個比較特別的運用:面試。我有段職涯是擔任人資產品經理,由於自己是採訪編輯出身,在最初接觸到面試方法時,領略的比其他同事快與深,因為我發現這些面試法,其實就是採訪時常用的技巧,畢竟我們在採訪時必須在其中發現線索,找到故事,而且要推敲真相。面試不就是如此,面試者的履歷表就是基本資料,從其中找出可以詢問的問題,然後,面談時追問,要問出真相,絕對不是標準問法,也不是問一些高深的問題。除了方法外,也有可能以往的採訪經驗,讓我能很快判別真偽或隱晦,但我相信一般人經過訓練,也可以達到相當的水準。

訪談取材還可以運用到很多地方,從簡單訪談到嚴謹的研究訪談都能對工作有所助益,當沒有靈感時,可以利用訪談找到;有靈感時也可以利用訪談調查來確認可行性,有時甚至可以突破數據帶來的盲點。

之前去學校或地方跟年輕人談採訪寫作,我發現其實他們更需要的是與陌生人或在地人接觸的技巧,這些看起來的聊天,其實應該要成為誠心誠意有計劃的取材過程,而非閒聊;也可以說本來很制式的盤點或田野調查,都可以透過訪談的技巧,將之變成一種聊天形式,在過程中取得信任,獲得更多的訊息,甚至彼此可以成為交心的朋友,這或許才是他們的真正需求,也因此試著從自己的經驗中,分享了他們可以使用的部分。

深論訪談能力,並不是僅僅「一種」能力,而是結合了觀察聯想、常識、說話技巧等等能力的綜合表現,甚至有時需要儀態、口吻、應對等外在行為,才能取得想要的資料或資訊。仰賴的是平日的養成,更需要去實作培養經驗。

雖說是訪談技巧或方法,但我真正在採訪時並沒有覺得自己是照本宣科,也不覺得有在用什麼技巧,一切已經是隨心而行,是真正的想了解對方,關心對方。或許是多年工作變成本能,也或許是人格特質使然,若用心做訪談,會發現到人與人的互動與感應非常奇妙,有些採訪讓我感受到不同社會階層的生活本質,有些採訪讓我能站在巨人肩膀看世界,有些採訪讓我體驗到對方的喜怒哀樂,並且相互療癒……這些才是想做好一場訪談的魅力所在。

這或許也是其實安靜內向的我,會選擇這份工作的原因。

108509566_10163780497820287_2665018934165296665_n

▲這兩本書是國七十幾年印行的,採訪學那本是40幾年初版。當時報紙版面稀有,對寫作簡潔的要求很高,現在雖較無限制,但贅詞仍然應該是寫作與編輯潤稿重點。